像高度城市化的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城市中小河流多于农村。
22日,由于巢湖水位不断上涨,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石大圩白石天河连河段堤防发生塌陷,河水漫过堤防,形成20多米宽的缺口,洪水冲进多个村庄。同时,阶段性高温、雷雨大风也会对防汛救灾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气象局联合自然资源部和水利部,于7月23日18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黄色)和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24日至26日,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有大到暴雨,其中,重庆中部、湖南西北部、湖北东北部、安徽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累计降雨量100~200毫米,四川盆地中部局地可达250~300毫米)。当前,长江流域汛情依然严峻,长江干流荆江、九江段连续高水位已达半月以上,第2号洪水正在演进发展。气象专家提醒,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已维持长时间高水位运行,24日至26日这轮强降雨将可能导致长江干支流水位进一步上涨,加重洪涝灾害。据巢湖市政府消息,根据目前实时水情及工情,预计忠庙24日左右水位将达13.6米,防汛压力较大。
流域水利枢纽将全力抢排,尽快降低太湖水位,缓解防汛压力,为后续降水过程充分做好防汛准备。据国家气候中心7月22日消息,6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486.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第一次科学革命时期,那时的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波义耳、牛顿等人,他们大多生活优渥,不用为生计奔波,凭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产出的成果如《天体运行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哪一本都不是为了考核而做出来的成就,相反这些成就是他们为自己追求真理的学术理想而取得的。
真正做到把科研视为一种行动,对于条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绩效主义的弊端主要有三个:首先,绩效主义对于数量的片面追求,导致科技界的多元研究领域在终端日益趋同,即产出只有一个出口:文章数量。文化的异质性程度与创新发生频率高度正相关,反之亦然。建制已在,量的波动只是暂时现象,大浪淘沙之后,一切将回归正轨。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20-08-07 第1版 要闻)。遗憾的是,限于各种掣肘因素的存在,很多科技工作者把科研活动仅仅视为维持生计的手段,从而限制了工作职能本身的充分展开,进而无法发展出科研的行动职能。
整个社会对于科技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论文,那些无法发文章的实用技术可能更是社会所急需的,但这些努力得不到合理的承认,导致产业界与科技界出现两张皮现象:社会需要的知识不被认可而供给减少,社会不需要的却被认可而产能过剩。科技界对无知之幕的追求同样是要捍卫公平。破四唯/破五唯之后的后绩效主义时代,科研是否会出现大滑坡,这点倒不必忧虑。首先,绩效主义预设科学共同体也是理性人,在科学场域内同样追求利益最大化(承认的最大化)。
第二次科学革命时期,如爱因斯坦、德布罗意、玻尔、薛定谔与海森堡等人,他们都有稳定的工作、体面的收入、自由的研究氛围,所在岗位也没有严苛的绩效考核标准,在这种条件下,他们都依照个人的学术理想做出了杰出的工作。尤其是后两者对于学术理想的存活至关重要。不难发现,学术理想的实现需要满足三方面条件:身体的需要(收入)、心理的需要(安全)、精神的需要(自由),只有在自由状态下,学术理想的探照灯才会观照到真、善、美等形而上之物。其次,绩效主义是一种短视的实用主义的变体,在这种语境下,没有学术理想存活的空间,既然未来是无法计算的,那么也是不值得投入的。
同质化造成群体间竞争强度加大,从而导致整体的疲惫与麻木。因此,绩效主义可以说是科技共同体、管理者与社会在偏好交集处共谋的结果。
其次,绩效主义用数量预设了一道无知之幕,由此最大限度保证了公平规则得以实施。那么学术理想存活的条件是什么呢?今天的局面是一个缓慢历史演进的结果,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回到科学史上去寻找答案。
我们不妨看看两次科学革命中的科学家的处境,从中或许可以发现学术理想存活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科研人员的职业先天就具有超越生活的公共使命。作者:李侠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8/7 9:19:55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绩效主义下,科学界如何安放学术理想 李侠 2018年10月起五部委相继发文提出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随后当年11月,教育部再加一条,提出破五唯(新增唯帽子)。在这种治理模式下,那些曾经的学术理想还有生存空间吗?如果一代人都没有了学术理想,只是为了当下的指标而活着,那么科技的可持续进步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第三,从长远来看,绩效主义的泛滥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同质化。当下的紧迫任务在于打造从业者的收入安全自由的基础支撑条件。
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怀揣梦想的共同体成员才有心情安静地做一些源于激情和热爱的事情,才能真正为人类贡献出卓越的知识产品。以往的管理都是通过监督来实现的,而同质化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规训措施被每个个体主动内化,然后开始出现无意识的自我剥削状态。
所谓积极的人生就是从劳动到工作再到行动的逐步跃升过程。它造成的幻觉是,使生产率和效率达到最大化不是对自由的压制,而是对自由的充分利用。
不论四唯还是五唯,这些指标都是绩效主义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认可的表征方式之一。绩效主义之所以能在短短的30年间取得如此高的认同度,是因为它的三项预设与科学共同体的内在偏好高度契合。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科技界的科研活动发生扭曲,从而破坏了科技生态的健康发展。此预设与共同体的内在激励机制相契合,也是对以往的道德绑架(君子耻于言利)的一种否定,由此最大限度上释放共同体的潜力。中国文化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文化,它极大地破坏了公平运行的条件,而以数量为代表的绩效主义恰恰以无知之幕的方式切割了人情的干扰,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了公平的实施。当下中国科技界的现状是,大多数科技工作者仅仅把科研视为一种工作(职业),这本是科技建制化以来的基本含义,无可厚非,但是仅仅满足于此是不够的,也是对于科研工作本身功能的一种浪费。
这一管理结构既符合科技管理部门的偏好,也与社会公众不关心过程只关于结果的偏好相一致。最近喊出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就是对这种扭曲的评价机制的一种全面抗议。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呢?按照女哲学家阿伦特(1906~1975)的观点,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三类:劳动、工作与行动。你甚至会为自己产生的抱怨而羞愧,这就是最高超的规训技术。
第三,绩效主义只关注投入产出,不关心种类繁杂的过程,其所具有的简单性,也契合了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一种诉求之后,他们利用1074.7nm和1079.8nm谱线辐射强度之比对密度敏感的特性,得到了日冕等离子体密度的全球性分布。
磁场对于太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太阳磁场的常规测量仅局限在光球层。过去,该方法主要用于日冕局部区域中的一些偶发的波动现象,对我们理解日冕磁场作用有限。其中磁震学方法是基于日冕波动的观测来推断磁场的信息。2007年,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下属高山天文台的日冕多通道偏振仪(CoMP),人们发现日冕中几乎处处都存在传播磁流体横波。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对此,太阳物理学者通常只能在一些假设下,通过模型重构日冕磁场。
CoMP是一台具有成像光谱观测能力和偏振测量能力的地面日冕仪。但这些模型假设对于日冕中的有些区域不一定成立,而且不同模型重构得到的磁场结构经常不一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6k18t.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yti/788.html
上一篇
橙色预警!凉山这些地方需警惕
有话要说...